體重控制
對於身體控制體重這個機制,這20~30年來傳統的觀念一直是,身體吃進去的熱量如果等於消耗的熱量,那身體體重就會維持平衡,體重不變。 如果吃進來的熱量少於消耗的熱量,那體重就會慢慢變輕。所以如果想減肥,就少吃一點,然後多運動。 這是這幾十年來,所有人一直告訴我們的。 但,目前有許多人體實驗顯示,這樣的觀念是無法減重的。 在半年的實驗底下,許多人要不是只有瘦1~2公斤,不然就是完全沒瘦。 而得到的結論更多是新陳代謝變慢;人越來越餓。
這幾年,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跟醫生出來提出另一套理論並且說其實在1800年開始就有科學家提出,人體的體重是由荷爾蒙來控制的。 而其中控制體重的關鍵是人體兩個重要的東西。 一個是胰島素,一個是生酮。 如果身體裡胰島素高,人體就製造脂肪,儲存脂肪。 如果身體裡生酮高,人體就消化脂肪,使用脂肪。
生為一個生化系畢業的學生,其實一開始我也不確定那一個是對的理論,於是我針對我自己的身體做實驗。 在大4的那年(約20年前)我就開始長達3年的生酮飲食。 也就是,我每天幾乎都吃脂肪為主;不去算卡洛里。 我得到的結果確實這樣不會變胖,反而會瘦。
但,今天的我認為這樣的飲食實在執行上很困難,因為真的很難每一餐每一天去準備這麼多脂肪為食物。
因此,後來就懶的執行,而體重也從74公斤快速的在半年內增加到95公斤。 一直到這2年來開始大量運動,然後晚上不吃澱粉或者極少量的澱粉才慢慢瘦下來到75~76公斤。 但接著卻非常難瘦了。 而且只要一不注意就復胖。
一直到今年6月左右,我下定決心要有腹肌,我才又開始研究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執行。 也就是在這時我發現了北美這2~3年來,開始越來越多人執行所謂的間接性斷食。
一開始我也認為,這也太難了吧; 但執行2周後, 我發現我身體完全能適應。一天只吃一餐變成是一個很正常的生活模式。 這一個月來,看身旁許多朋友中午喊著好餓在吃便當,而我自己本身卻完全沒有進食的慾望,這個感覺蠻特別的。
而我也發現,這一天當中的這唯一一餐,我雖然沒有吃糖跟澱粉,但我吃進去大量多樣的蔬菜,大量的魚肉(大概也是1個人一天3餐的份量) 我的體重要不是變輕(如果我拿餐吃少了9分飽)不然就是維持。 那多吃出來的東西到哪裡了呢? 我身體就自然的代謝掉。 下一篇,我來說說人體的棕色脂肪跟白脂肪; 也就是身體如何自然的把多餘的脂肪無聊的燃燒掉的機制控管